2018年

2018年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年会暨全国经济地理丛书编写第6次会议在在河北大学召开
阅读:次 更新时间:2020-03-02

       2018年12月1日,2018年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年会暨全国经济地理丛书编写第6次会议在河北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出版社等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开幕式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兵分别致辞,河北工业大学校党委常委杨玉桢主持。刘兵、孙久文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揭牌,该专业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京津冀三地高校与科研单位组成,办公地点设立在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这将成为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科研平台与智力支撑。

       随后的学术大会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金凤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主持,7位专家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国家信息中心周毅仁研究员做了题为《我国国土安全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对策建议》的主旨发言,指出我国国土安全环境具有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矛盾尖锐、海洋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等特点,从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战略性矿产资源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国土安全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进而提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防范化解重大国土安全风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按照“坚持战略思维、主动防范;坚持创新思维、增强动力;坚持辩证思维、系统应对;坚持法治思维、标本兼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的总体思路,切实做到“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报告了《重塑中国区域空间格局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进而长江经济带及一带一路战略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出了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以文化为引领,以文化共同体建设作为顶层设计,以工程的形式促进发展理念落实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赵作权研究员报告题目为《西部地区如何不再遥远:迎接中国的全球之国进程》,基于学术界对经济空间发展的规律和组织变革的认识,试图为西部地区(主要是指“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发展勾画出一个轮廓略显清晰的图景。从中国的全球之国进程、市场作用的有限性和网络组织的特殊性三方面探讨西部地区如何嵌入中国的全球之国进程,指出西部地区发展需要精细的制度设计,应该发挥立法、网络组织特别是集群组织等新机制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金凤君研究员就《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前瞻与对策研究》进行了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区域指向和精准化越来越明确和全面,正在推动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区域发展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南高北低与中西部增速引领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趋势,城市群集聚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南北分异明显特色;围绕一带一路内外区域联系持续增强;以城市群和大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态势持续。围绕这些趋势,配套相应的对策措施将是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吉林大学赵儒煜教授报告了《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思考》,在产业创新发展驱动下,产业体系可分为产业技术体系与产业空间体系。产业技术体系是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空间体系则是产业体系依赖与存在的实现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变化的产业空间为载体,自下而上不断演进、优化、升级的过程。其运行突破了以分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演化的传统框架,主要由产业技术和产业空间两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来,更能代表新时期新背景下我国产业发展的未来导向。 
       江苏师范大学沈正平教授报告了《“一带一路”的多维认知及江苏参与的实践探索》,从时间、空间、领域、性质“四维”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解析。在时间维度上,“一带一路”传承弘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以破解传统全球化不可持续的顽瘴痼疾为导向,面向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在空间维度上,建立新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在领域维度上,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设重点,倡导各国加强和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互利、社会互助、文化互补、生态互保的全球治理机制,实现人类社会持久和平与繁荣稳定;在性质维度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个共同体”为目标,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张贵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京津冀产业创新行为与空间关联研究》,京津冀产业空间关联程度更加密切,关联网络稳定性逐步提升;天津、北京、唐山以及石家庄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发挥“中介”作用;“收益人板块”和“经纪人板块”从“谄媚人板块”和“孤立者板块”获得更多产业溢出,网络处于不平衡状态;自主创新行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力量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开放创新行为对京津冀产业关联的作用具有关系异质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京津冀产业关联网络的现实特征,在建设“北京研究—天津开发—河北应用”创新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联合进行产业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的有效联系和要素整合。 
       下午的主题发言分别由中国科学院的赵作权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宏兵教授主持,13位学者依次做了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薛领教授报告了《村振兴、全域旅游与普洱茶产业融合发展》,指出促进技术关联、相关多样性和要素共享是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地区韧性的重要手段,以云南滇西南普洱茶产区为案例,强调普洱茶产区,既是产业,更是区域,云南普洱茶产区当前面临“两个锁定”和“一个短板”的巨大挑战。 
       暨南大学杨英教授的《基于“加法”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问题研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只有运用“加法法则”,即着力于“寻求、发掘及发挥”这一个特点所蕴含的多种优势,才能得到高效的发展,并讨论运用“加法法则”规划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思路。 
       东北师范大学谷国峰教授的《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研究》,考察了基本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城乡分配结构变化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张耀军教授的《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把握人口空间格局》,指出乡村振兴要与健康城市化相匹配,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方需要越需要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振兴要考虑城市化空间的异质性。 
       浙江工业大学胡晨光教授的《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房价影响研究》指出中国大中城市地铁里程每增加1%,对城市住宅均价上涨的贡献率超过0.3%,地铁里程通过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介效应影响住房均价,并且地铁里程对中国大中城市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房均价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浙江大学许庆明教授的《海湾经济区产业集聚机制研究》,指出湾区内存在众多港口是产业环湾集聚的自然地理基础,经济沿海化是海湾经济区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环湾城市群(带)的出现是海湾经济区形成的加速机制,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海湾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制度前提。 
       华东师范大学刘承良教授的《长江经济带城际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指出铁路、公路和航空客运联系强度均呈现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即高度不均衡和集聚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叶堂林教授的《京津冀创新扩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创新策源地与创新腹地间基础研发投入环节差距较大。 
       天津师范大学孟广文教授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外园区发展机遇与挑战》,指出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面临着东道国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政治与社会不稳定、文化冲突以及中国企业融资困难、投资经验不足等挑战。 
       长春工业大学王琦教授的《城市间关系网络演化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城市间关系网络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 
       新疆财经大学教授肖春梅教授的《对口援疆经济效应综合评价及机制创新探讨》,发现19省市对口援疆政策对新疆的GDP的增长效应为3.1%,投资对GDP的回归不显著,并提出包括创新援疆模式、创新援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等在内的对策建议。 
       江西财经大学刘镇教授的《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中国人口战略》,从区域发展的系统视角考察经济发展趋势、社会负担、生态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国外人口与经济增长的规律,从区域系统发展角度对我国的人口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最后,孙久文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