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动态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成功举办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十四五”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
阅读:次 更新时间:2021-11-19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十四五”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好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和江西财经大学于 2021 年 11 月5 日至 7 日共同举办了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年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十四五”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单位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成立于1983年6月,是国家民政部注册、教育部主管纳入重点联系范围的学术社团组织,长期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科和区域经济学科的学术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和咨询服务。学会每年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之前已举办了23届,今年第24届年会原定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但鉴于疫情情况,经请示教育部社团办,本届换届大会和年会改为线上举办。

11月5日晚上20:30—22:40,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了换届大会。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审计报告》和《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选举办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成员线上参会比例达到96.4%,超过应到会人数的2/3,达到了《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章程》的要求。此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和新一届常务理事、新一届会长、16位副会长,新当选会长提名秘书长和7位副秘书长并在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举手表决通过,研究会聘任了名誉会长和8位顾问(参见表附1、附表2和附表3)。

本届年会主题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十四五”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议名家荟萃,内容丰富,对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应。在6日和7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中,孙久文教授对影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安虎森教授则进一步聚焦南北差距问题,金凤君研究员立足双循环战略对如何扩大全球区域合作进行了全面解读,覃成林教授进一步介绍了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空间组织问题,贺灿飞教授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赵作权教授详细介绍了湾区经济的前沿进展,赵儒煜教授从长期视角为我们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这与叶升初教授的创新意识外溢不谋而合。吴志军教授、孟广文教授、薛领教授分别以江西、海南和西部非洲为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高志刚教授、王姣娥研究员、张耀军教授、陈斐教授则聚焦制度环境差异、交通空间级联系统、人口问题、区域融资程度等重大问题。


大会设有7个分论坛,一共汇报了57篇学术论文,具体涉及区域治理体系、要素流动、区域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双循环格局、数字经济和创新等领域。

在第一分论坛中,学者们围绕推进区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创新进行了研究。许干等研究了村镇银行和农村产业振兴的关系,韩慧敏以鄂豫陕三省交界区为例研究了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杨骏和洪世键基于潜力模型测算了深圳市市场规模,张满银和张玉娟等基于“四大板块”对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贾晓佳和程名望则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赵莹雪对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展开了详细论述,赵韦舒研究了中国旅游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差异问题。陈雁云等对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分论坛聚焦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冯子欣等以云南省为例进行了国家公园类型划分与空间识别研究,孟苗苗等研究了金融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机制问题,钱力和张轲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劳动力外流与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刘国斌和赫浩伯进一步聚焦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问题,鄢继尧等研究了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吴志军和邓雅婷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差异,韩若霖基于要素匹配视角对高铁和消费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赵威和薛领以云南省为例对区域发展战略影响国土空间演化情况进行了仔细评估。

第三分论坛的主题是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曹乃刚和赵琳重点研究了环渤海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陈佳超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对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展开实证研究,曹航等学者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进行了测度,朱虎啸和欧向军则进一步聚焦研究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李鲁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影响效果展开研究,刘雅琴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机制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吴志军教授和舒晓杰博士以“泛珠三角”九省为例探讨了开放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吴志军教授和陈海东博士还重点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调和区域发展问题。

在第四分论坛中,学者们对绿色生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理论研讨。李强和夏海清重点研究了“双碳”目标约束下环境分权的产业升级效应,商文莉等学者对三江源生态功能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其成因展开实证研究,王俊杰和张伊娜借鉴生态足迹思想编制了江西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邓宏兵和乔佳敏重点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问题,刘建江等学者对新《环保法》实施是否倒逼了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展开实证研究,朱华友和庄远红研究了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曾冰和谢琦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空间特征与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陈仪静则重点探讨了农业生产集聚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

第五分论坛的主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与区域合作、一带一路、沿边区域发展。殷杰和纪颖超重点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经济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邱志萍进一步聚焦“一带一路”经济周期协同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欧沣莹和谢守红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商贸业集聚及其增长效应,李静用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的空间特征来反映全球货物贸易情况,李寒冰和谢守红则对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集聚效应展开研究,钞小静教授和周文慧博士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核心技术的破解机制,刘镇等学者研究了“一带一路”班轮航运网络特征和双边贸易情况,高志刚教授和任严岩博士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第六分论坛中,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是学者们重点研究主题。李小帆和李易研究了城市集聚与南北经济差距的关系,罗玉莹的研究进一步强调南北经济差距的空间异质性问题,聂昌腾等学者重点测度了中国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匹配程度,王娟娟和佘干军从现实情况出发探讨了数字经济和畅通内循环的关系,岑晨则以浙江为例重点研究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效益评价和经验推广,梁双陆教授进一步聚焦于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付媛和甄俊杰的研究则侧重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的空间差异,张文佳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南长江、北黄河”协同发展进行研究,习明明教授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包容性增长展开深入研究,刘晨跃研究了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提升了绿色发展的包容性。

在第七分论坛中,学者们重点探讨了创新如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李琳等学者重点研究了创新共同体培育和城市绿色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邢免和谢守红对义乌市人口就业结构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展开实证研究,洪涛和李超伟探讨了方言多样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高晓彤等学者对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徐斌和陈超利用NASA大气遥感影像研究了黄河流域市域PM2.5的空间分布,张贵等学者探讨了创新枢纽城市的创新能力问题,刘娜和陈安平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创新引起的消费创造效应,周宏浩和谷国锋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城市群知识网络的绿色增长效应展开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选题新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家通过分论坛的积极交流共享了研究成果和经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者良好的研究态度,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系统观点和宝贵的智力支持。

7日上午11:10,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满银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首先由承办研究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的承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灿平教授做陈述理由。陈教授首先感谢全国地理经济研究会对西南民族大学的信任,并从学校概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并邀请和欢迎各位经济地理研究同仁明年相聚四川成都。

第二项会程由本届年会的承办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院长吴志军教授发言。吴志军教授表达了对孙久文会长、张可云会长、张满银秘书长及各位专家学者的感谢,总结了本次云上承办年会的经验,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疫情过后来南昌进行学术交流。

闭幕式第三项会程是由全国地理研究会新当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做了总结性发言,特别对研究会成员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不断深化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成员要加强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着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第二,坚持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水平和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研究会成员要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国家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这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至关重要。

第三,坚持规范的学术研究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术研究和良好的学术道德是同行间顺利交流的前提,也是研究者安身立命的根本。谨以上面三条与大家共勉吧!

本届年会还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研究》、《经济评论》、《证券市场导报》、《东南学术》、《当代财经》、《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金融理论探索》、《中国西部》、《区域经济评论》、《开发研究》、《经济管理》、《齐鲁学刊》等期刊的大力支持,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再次感谢江西财经大学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所做出的大量准备工作,感谢明年西南民族大学承办研究会年会。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秘书处

2021年11月8日

附表1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单

附表2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和研究会顾问名单

附表3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附表1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单

序号

职务

姓 名

所在单位

职称职务

1

会长

张可云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教授、杰出学者、主任

2

副会长

高志刚

新疆财经大学

教授、副校长

3

副会长

金凤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

研究员、主任

4

副会长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原院长

5

副会长

沈正平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教授、院长

6

副会长

李小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原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7

副会长

王苏生

南方科技大学

教授、校长助理

8

副会长

张学良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教授、执行院长

9

副会长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教授、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0

副会长

郭爱君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院长

11

副会长

邓宏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区域经济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心

教授、主任

12

副会长

周加来

安徽财经大学

教授、副校长

13

副会长

张满银

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教授、常务副院长

14

副会长

梁双陆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院书记

15

副会长

薛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

教授、系主任

16

副会长

谷国锋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教授、校人事处长

17

副会长

张耀军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教授


附表2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和研究会顾问名单

序号

职务

姓 名

所在单位

职称职务

1

名誉会长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教授、杰出学者、原会长

2

研究会顾问

安虎森

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原副会长

3

研究会顾问

吴殿廷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教授、原副会长

4

研究会顾问

候景新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教授、原副会长

5

研究会顾问

覃成林

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

教授、原副会长

6

研究会顾问

赵作权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员、原副会长

7

研究会顾问

付晓东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教授、原副会长

8

研究会顾问

赵儒煜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教授、原副会长


附表3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序号

本 届

姓名

所在单位

职称职务

1

秘书长

张满银

北京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教授、常务副院长

2

副秘书长

康佳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博士

3

副秘书长

申桂萍

经济管理出版社

副编审、分社社长

4

副秘书长

孙三百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副教授、杰出学者

5

副秘书长

姚鹏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6

副秘书长

邓仲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副研究员

7

副秘书长

杨孟禹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8

副秘书长

夏添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博士、讲师